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地投公司紧扣“产业转型、项目谋划、效能提升”主线,通过“腾笼换鸟”式产业转型、“开阔眼界”式项目谋划、“刀刃向内”式作风建设,走出一条具有新区特色的国企改革发展之路。
产业转型:从“土地搬运工”到“工业生力军”
曾经以土地整理为主业的地投公司,如今在实体产业赛道跑出加速度。陇能线缆制造公司先后克服了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技术人员短缺等内部问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外部困难,通过研究国家和地方政策,以设备智能化改造、绿色技术升级、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为抓手,成功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陇能线缆已与十七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订单覆盖污水处理、公共检测平台等民生项目。通过投入710万元升级设备、引入金蝶智能管控系统,企业生产损耗率下降12%,产品合格率达99.8%,预计全年产值突破3100万元,较2024年增长38%。与此同时,建材实业公司依托商砼站布局,承接机场三期高架桥、科技学院新校区等12个重点项目,2025年计划生产销售商砼22万方,工业产值占比提升至25%,实现从传统基建向高端制造的跨越。
项目攻坚:以“新视野”谋篇布局
在“一带一路”枢纽节点与西部制造强区的双轮驱动下,考虑到新区当地产业需求,同时结合“碳中和”“循环再生”及生态环保等国家鼓励企业发展大方向,地投公司放眼新领域,谋划了纸箱厂项目。该项目不仅与新区日益发展的产业需求相匹配,也可以通过农作物废料加工等手段将公司现有农产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更充分地与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相贴合,给公司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党建引领:筑牢国企改革“红色根基”
“每周三的党风廉政微课堂,已经成为我们的必修课。”通过建立“日常检查+专项督查”机制,2024年排查廉政风险点27个,开展警示教育12次。在项目一线,党员带头组建“攻坚专班”,机场三期项目3号取土点泥岩开挖难题,正是由党员技术骨干牵头优化方案。2025年,公司将“12项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纳入支部攻坚清单,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纪检部门按月督办,确保5项年内清零。
从“输血”到“造血”,从“求生存”到“谋发展”,地投公司的改革实践,正是兰州新区国企改革的缩影。随着陇能线缆厂扩产、纸箱厂项目的不断推进,这家兰州新区的老国企正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在产业转型中重塑竞争力,书写新时代国企的使命担当。(地投公司)